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喜迎党的二十大 > 伟大变革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伟大变革】久久为功蹚新路 踔厉奋发向未来
编辑:邢瑞华  2022-06-14 08:44:01  来源:山西日报

山西综改示范区经过5年多的建设和发展,转型发展蹚新路势头强劲,动力澎湃。

清华大学山西清洁能源研究院完善补全研发力量,搭建科研成果转化桥梁,为山西省及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创新支撑。

达胜丰智能终端制造产业园占地319亩,2021年当年签约、当年投产,已引进多家来自深圳等地的智能终端制造产业相关企业。乔建彬摄

党中央赋予山西建设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重大任务。山西要用好这一机遇,真正走出一条产业优、质量高、效益好、可持续的发展新路。

路子对了,就要坚持走下去,久久为功,不要反复、不要折腾。希望山西在转型发展上率先蹚出一条新路来。

——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考察调研时的重要讲话

建设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是省委、省政府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赋予山西建设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重大使命的战略决策。2017年2月揭牌成立以来,综改示范区通过整合太原都市圈8个主要产学研园区,并向南、向北建立扩展区,总规划面积达到590平方公里,形成了“一核两翼”的空间发展格局。

2017年6月、2020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两次亲临山西视察,都踏上这片热土。深深的关切、殷殷的嘱托,极大地鼓舞了奋战在转型综改一线广大干部职工的士气和干劲。

经过5年多时间的建设和发展,在这片生机勃发的土地上,转型发展蹚新路势头强劲,动力澎湃。

主要指标年均两位数增长,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

牢记领袖嘱托,奋力践行使命。综改示范区加快推动传统优势产业率先转型、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转型、服务业提质转型。

5年间,经济总量实现翻一番,地区生产总值由2017年的421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861.5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6.6%)、工业投资(年均增长31.7%)等主要指标均实现两位数增长。“四上”企业从2017年的552家增加到2021年的1088家,年均增长18.5%;规上工业企业从2017年的109家增加到2021年的210家,年均增长17.8%;区活跃注册企业从2017年的9460家增加到2021年的20650家,年均增长21.6%。

综改示范区目前拥有22个国家级产业基地(园区)、产业集群及试点,荣获中国最具投资价值开发区称号。在全国开发区综合排名大幅提升,其中,在国家级经开区排名,由2018年(219家)的第99位上升到2021年(217家)的第37位;在国家高新区排名,由2018年(169家)的第106位上升到2021年(157家)的第72位。

46项改革经验全省复制推广,体制机制活力增强

自成立之时起,先行先试、探索创新就注入综改示范区的基因。

从建区之初“三化三制”改革到重塑性改革全面剥离社会事务,推动公用事业、创新创业等公共服务职能市场化改革;到强化园区服务、投资促进、科技金融、国资监管等专业职能,实现各项职能事权垂直高效、一体化协同发展;到推动干部能上能下,强化薪酬差别化分配……改革不停歇,探索不止步,已有46项改革创新经验在全省复制推广。

今年初,综改示范区从顶层设计层面全面梳理各类堵点、漏洞,全面厘清工作思路。经过新一轮机构调整,对外协调更加顺畅高效,内部职能更加清晰完备。

围绕提升专业化招商能力,形成了“1+5+3+6”专业化产业招商架构体系,即:1个投资促进中心、5个招商服务中心、3个平台公司、6个园区分工协作;构建“五个一”招商生态,即:围绕一个产业,建立一个创新平台、一个招商窗口、一只市场化专业化基金、一个规划、一个图谱;实施“三个亿”招商计划,即:每名招商人员都要有一个投资亿元以上的工业类项目落地、一个投资10亿元以上的工业类项目在谈、每个招商部门都要有一个投资百亿元以上的工业类项目在谋划。今年一季度,综改示范区招商引资项目签约金额315亿元,在全省工业类开发区排名第一。

滚动开展“三个一批”,项目建设取得新突破

蹚出转型发展新路,就是要蹚出一条高质量发展之路。

综改示范区树牢“走在前、作示范、创一流”的发展理念,加快电子信息、合成生物、新能源、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形成千亿级产业集群,提高智能煤机制造、轨道交通、信创、半导体、新材料、生物医药、通用航空等优势产业竞争力,持续用一个个大项目、好项目、新项目带动经济加快转型、深度转型。5年多来,累计落地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711个,引进了中电科碳化硅、凯赛生物、中来光伏等一批带动力强、潜力大的优质项目。

2021年以来,共开展5期“三个一批”活动,签约项目194个,签约投资额726.64亿元;开工项目217个,计划总投资1012.64亿元;投产项目154个,投产达效率98.63%。今年,31个省重点项目、109个区重点项目正在加紧建设;凯赛生物、中来光伏、锦波生物人源化胶原蛋白产业园、厚生锂离子电池隔膜等项目将陆续投产。

开放式建设重大创新平台,创新发展势头强劲

坚持以创新引领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是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出路。

经过5年多时间的发展,综改示范区拥有省级以上各类科技创新平台97家,引进建设了清华大学山西清洁能源研究院等一批科研机构,以及粤港澳大湾区异地孵化中心等“飞地”创新平台,建成40个院士工作站。高新技术企业由414家增长到1130家、占全省的31.4%,国家级重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占到全省的44%,科技型中小企业由75家增长到1170家,学府园区“双创”工作获国务院督查激励。

今年,重点对接引入怀柔实验室山西基地、能源互联网研究院、能源革命研究院等高能级平台,重点面向大湾区等先进地区引进一流孵化器,加快建设科创城科技创新综合服务平台。围绕合成生物、光伏等重点产业配套建设一批重大创新平台。

与此同时,在潇河和唐槐布局“专精特新”产业园,全面做好基础设施、公共配套及专业培训等综合配套服务,采取“标准地”出让的方式,集聚一批用地规模小、成长性好的高科技中小企业,尽快形成规模。

便企利企惠企,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提升投资建设便利度,优化主体准入准营,释放“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改革集成效应……综改示范区坚持以便企利企惠企为导向,强力优化营商环境。

目前,一般企业开办时间缩短至1小时,投资项目从立项到竣工审批时限压减至33个工作日;企业开办全程网上办理,实现“照、章、税、金、保、医、银”数据一次采集、对接互通、集成办理;执法“综合一次查”实现了进一次门查多项事,减少执法扰民扰企;政务服务“一网通办”累计网上兑现扶持资金53.5亿元。

政务服务体系以智慧化便企为主题,构筑“1个综合政务服务中心+2个产业功能区分中心+N个便企服务末梢单元”。综合政务服务中心完成“去窗口化”改造后,按照“智能+咨询+帮办”服务模式,扩大了自助服务区,增加了自助设备,办事人员可在帮办人员的指导下自行操作、自主完成相应事项的查询、填表和申报等,审批人员当场解答企业疑问,当场审核申报材料,当场告知修改意见,大幅提升服务效率。

5年多来,综改示范区投资300多亿元,建设近200个城市基础设施及园区配套工程,82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投用,建成1264套人才公寓。山西·潇河新城参建单位倒排工期、强化组织、全面加快工程进度,统筹招商引资、后续运营等各项工作,奋力打造我省现代服务业新高地,构建全省要素集聚中心和生产服务中心。

久久为功蹚新路,踔厉奋发向未来。综改示范区将发挥排头兵作用,持续强化山西中部城市群发展的南引擎,在新起点上谋求新突破,在新征程中实现新发展。

聚焦理顺运行机制、开展先行先试、厚植创新生态、实现动能转换四项任务,综改示范区加快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高地,打造最优营商环境、最佳宜居宜业新区。力争“十四五”末,全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200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每年增长15%以上,进出口总额达到2000亿元,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1800家,“双创”基地孵化功能充分彰显,科研创新平台成果转化效益大幅提升,“专精特新”企业培育成效显著。

山西日报记者杨彧 实习生贾晓萌

基层故事

让光伏更聚“光”

换上洁净服,套上鞋套,全方位除尘……6月10日,走进山西综改示范区潇河园区中来股份年产16GW高效单晶电池智能工厂,占地7.7万平方米的一期8GW生产车间内的生产设备已完成安装定位,正在进行最后的动力调试。这个全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无尘车间将在6月底正式投产运行。全面达产后,将助力山西打造千亿级光伏产业集群。

中来股份是聚焦光伏领域先进材料研发及制造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在光伏背膜及N型太阳能电池领域具有核心竞争力。去年5月,中来股份与山西综改示范区签署协议,项目总投资约56亿元,总规划面积609亩,使用最新研发的TOPCon2.0技术,量产效率24.5%的高效N型TOPCon电池。项目采用新一代N型高效太阳能电池技术,具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技术水平和研发产品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同年7月项目一期开工,10月项目二期开工。

从签约到开工仅用2个月,这背后的“山西速度”令山西中来光能电池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缪云展深受感动,也倍感鼓舞。“综改区从始至终落实‘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帮助我们推进项目早日投产、达产、达效。”他告诉记者,“以用电为例,项目每年的电耗在8亿度到10亿度。综改区积极协调各个部门,开辟绿色通道,帮助我们在较短时间内享受到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电价,国家电网还在厂房附近新建了一座110千伏变电站并成功送电,仅电费这一块每年最少能节约2.4亿元。”

5月27日,山西中来光能电池科技有限公司被授予光伏产业链“链主”企业称号。缪云展表示,公司将围绕链条目标和任务,深耕晶硅电池技术领域的研发创新,主动牵头引进行业上下游企业进驻综改区,让光伏更聚“光”,不断打造新型光伏电池、高效光伏组件等行业领先产品,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光伏产业链。

山西日报记者曹婷婷

北交所智慧矿山第一股

上行、下坡、转弯、自动充电……6月8日,山西科达自控股份有限公司智能化产品展厅内,一台智能巡检机器人吸引了记者的注意。这台机器人正在搭建的轨道上移动,模拟矿井内巡检的场景。

“巡检机器人搭载有高清摄像机,通过摄像头360°旋转,能对现场环境进行无死角监控。它还安装有温度传感器及红外线热成像仪,能够及时准确地判断设备故障及故障位置,并通过5G网络,实时将检测画面传至生产指挥中心,从而将事故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现场工作人员介绍道。

科达自控成立于2000年10月,于2021年11月在北交所上市,是北交所第一批上市公司,也是北交所智慧矿山第一股。公司董事长付国军告诉记者,目前科达自控已研发形成了矿用计算机、防爆摄像仪、传感器、控制器、矿山机器人等130余种产品,覆盖矿山生产领域的各个关键环节,重点服务120万吨及以上的大型煤矿。

科达自控智慧矿山亮点之一是自主创建了365在线技术服务体系,创新性地实现了线上、现场相结合,配合“远程专家支持”的服务模式,集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多项技术于一体,重点解决大型装备及工业生产系统的技术服务难题。

除智能化矿山系统,随着国家新基建不断推进,在智慧市政板块,科达自控所布局的智慧水务、智能充电桩等业务也有了稳定的发展。目前,科达自控电动自行车充电桩在太原市场占有率达到40%,电动汽车充电桩也于近日投入市场。

“根据国家相关要求,到2035年,各类煤矿要基本实现智能化。这给矿山智能化带来了巨大的市场机会,也为科达自控等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我们将抓住这一机遇,不断开拓创新,致力于成为工业互联网行业解决方案的引领者。”对于未来,付国军充满信心。

山西日报记者丁园 实习生李臻

从跟跑迈向领跑

“这是我院最新研发的第四代快速掘进系统中的龙头设备——智能掘锚一体机。”6月9日,在中国煤炭科工集团太原研究院有限公司宽敞明亮的采掘装备生产车间,快速掘进创新团队负责人张小峰指着一台长约12米的白色设备自豪地对记者说,“这套设备是我院为陕煤集团所属煤矿生产的,可自动完成全部掘进工序,实现了无人化操作,处于世界领先技术水平。”

中国煤科太原研究院有限公司成立于1964年,1999年转制为中央直属科技型企业,是国家煤矿智能化装备和智慧矿山建设的领跑者。

面对我国煤矿掘进技术发展滞后、工序分散、自动化水平低等问题,从2012年开始,该院成立了快速掘进创新团队,进行掘进工艺和系统的创新。通过对国内外掘进工艺技术的研究分析,科技人员率先提出了掘进空间多维作业理念,创新研发出以掘锚一体机为龙头,跨骑式锚杆转载机、可弯曲胶带机和迈步式自移机尾为后配套的世界第一套“掘支运”一体化快速掘进系统,率先实现了单一设备向成套系统的转变,大幅提高了掘进工效,掘进速度提高3倍,作业人员减少60%,创造了月进尺3088米的世界纪录。

第三代高阶智能“掘支运”一体化快速掘进系统通过对前期问题的分析优化,提高了系统可靠性;在生产过程中嵌入智能控制元器件和传感器,实现了智能截割和井上井下集中控制,安全性和工效大幅提高。“目前,我院正在进行第四代智能‘掘支运’一体化快速掘进系统中的智能支护技术攻关,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智能掘进。”张小峰介绍。

近日,该院被省政府授予高端装备制造业产业链“链主”企业。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宋德军充满信心地说,“十四五”将围绕智能掘进技术与装备、智能辅助运输技术与装备和智能辅助作业装备三大科研攻关方向,服务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向建设世界一流科技创新型企业迈进。

山西日报记者李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