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乡村行·看振兴】融合发展 打造共富“聚宝盆”
——清徐县北录树村多元发展村集体经济
编辑:邢瑞华  2024-02-19 09:22:27  来源:山西日报

一夜大风,气温骤降。但清徐县王答乡北录树村却是一派繁忙景象,村北的农业产业集聚区、村南的工业区、康养小镇项目现场都是红红火火……北录树村距省城太原30公里,毗邻省综改区,区位优越。近年来,村“两委”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盘活闲置资产,探索多元发展村集体经济的有效途径。

发力特色农业,鼓励规模种植

北录树村有1200亩耕地,过去多由农民分散经营,不成规模,收入微薄。改变,是近几年的事。
  “为实现土地经营收益最大化,村集体鼓励村民承包土地发展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村党支部书记王建刚介绍,目前培育出了华海农场、月贵农场等4家规模较大的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
  2023年,北录树村又新建了2个特色农业项目,分别是2000平方米的葡萄冷库和230亩的贝贝南瓜种植示范基地,以打通种植、储存和销售的农业闭环。村子北部的农业产业集聚区已初步形成,有111个春秋大棚、10个天桥大棚、12个温室大棚和一个占地100亩的家庭农场,种植芦笋、枸杞、葡萄等作物,年产值达到260万元。
  规模化、产业化、园区化、集成化是北录树村特色农业的发展方向。“粗放经营种植的蔬菜水果已经成了大路货。”王建刚考察了一些知名设施农业生产基地后分析道,“我们不能一直干种菜、卖菜这样简单的生意,必须要转型。”向啥方向转?他说了四个字:高效、绿色。
  乡村的农产品要闯出市场,发展现代高效农业是大势所趋。北录树村在科技兴农、品质优先、品种优良理念下,积极推动优化种植结构,发展设施农业和特色种植业。现在,蓝宝石葡萄、芦笋和贝贝南瓜成为特色种植品种。

旧厂产业转型,农民“搭车”增收

北录树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一组数据颇为亮眼:2021年收入389.64万元,2022年收入418.55万元,2023年收入突破500万元。
  干了近十年的村党支部书记,看着村子慢慢变化,王建刚说他心里有一堆坛坛罐罐。现在是蜜罐子,集体企业走上了转型发展的路子,村里闲置资源也已盘活,村民口袋鼓了起来,村子也越来越美。可之前是苦罐子,尽管卖暖气片带来了可观收入,但村里到处煤粉飞扬,卡车声隆隆,村民对环境叫苦不迭。
  上世纪80年代,北录树村就成立了北录树铸造工业公司,有暖气片厂、砂轮厂等12家工厂。一如改革开放之初的众多乡镇企业,北录树村企业凭借矿产资源借势发展。虽然北录树村因工而兴,可村集体的账面上多了一笔环境欠账。
  近年来,村集体关停了污染环境的企业,探索产业绿色化转型。“得让山川大地喘口气。”王建刚说这是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的必然要求。旧厂房成了闲置资源,北录树村提出要“腾笼换鸟”。村“两委”借原厂厂房招商引资,通过承包、出租、入股等多种方式引入了山西华晋骨科医院、山西华晋汽车检测站和晋阳技工学校。
  如今,北录树村积极推进村企合作,玉龙物流和富民物流仓库建成,共计2.2万平方米,与中国邮政速递物流竹叶青库房、琦锋物流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村企融合进一步带动了村内就业及周边住宿、餐饮、康养等配套产业发展,每年可为村集体创收超200万元。“我们要主动服务企业,让企业进得来、留得住、发展得好。”王建刚说。
  2023年,北录树村又引进了新景泰木业有限公司和山西朗芝铝业有限公司,预计2024年初实现运营,每年可为村集体带来66万元的收入。

建设康养小镇,培育生态旅游

家家挂灯笼,户户忙洒扫,北录树村里年味足。董玉娟是地地道道的本村人,之前却从未正儿八经干过农活,一直在外工作,年底携家人从城里赶回来过春节。说起村子的变化,她来了谈兴:“这些年,村子下大力气整治环境。道路干净平整,路灯精美明亮,广场便民实用,生活条件和市里差不太多。”行至村住宅小区,她指着两个方向,“那两套,都是我的房子。最近听说村里要推进乡村旅游,总感觉这房子要升值。”她笑着打趣着。
  近年来,北录树村积极提升村容村貌,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基础设施完备后公共服务也惠及全体村民,获得了山西省生态文明村、山西省美丽宜居创建示范村和太原市文明村等多项荣誉。
  环境好了,人气旺了,北录树村乘势而上发展商业、旅游业。“村民想富的劲头一直很足,我得带领他们找准路子。”王建刚表示,“搭好台子、建好场子”才能“赚到票子”。村“两委”以清徐县农村宅基地改革试点为契机,积极探索宅基地有偿使用的发展方式,规划建设集健康疗养、生态旅游、文化休闲、体育运动等多种业态为一体的康养小镇。
  在村委会工作的董雅贵向记者介绍起“枫林小镇”文旅项目。“文旅融合,绿色发展,这个路子肯定要继续走,将来整个北录树村都会变成一个大景区。”他说村里已经明确了接下来的发展思路,依托本村优越的地理位置,融合特色农产品采摘和文化体验项目,建设露营基地和垂钓场所,打造“小游园”特色乡村。
  如何发展乡村旅游?王建刚有自己的想法,要紧扣“乡村”二字,打好乡村“特色牌”。依托本村特色资源,开发乡宿、乡游、乡娱等特色体验项目,发掘特色乡村休闲旅游项目,防止“千村一面”的乡旅规划。
  “我们不是只会卖菜、卖水果,更能卖风景、卖文化。”王建刚感慨道。

山西日报记者郭慧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