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地区第一个党支部——中共大同铁路工人支部

在这里,平城点燃革命星火


编辑:邢瑞华  2021-05-13 08:52:47  来源:山西新闻网

近日,山西晚报记者来到大同市北苑路北辰花园住宅小区附近,入眼是熙攘的车流和遍布周边的商场、饭店,一派繁华城市的景象。小区内车来人往,一栋栋现代化的楼房鳞次栉比,进出的居民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时间回溯到96年前,北辰花园小区从前是大同市铁路站东街府安巷。96年前,巷内有一座砖砌的四合院,屋子里的陈设很简单,只有一张八仙桌和几个凳子,一到傍晚,玻璃罩的油灯就会把人影投射到窗上,这就是方家大院。大同地区第一个党支部——中共大同铁路工人支部在这里成立,这里也是大同早期铁路工会成立地。

探访大同地区第一个党支部

1921年6月,大同铁路工人在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下,配合张家口铁路工人,参加京绥铁路机务工人千人大罢工。这次罢工是以“反剥削、反压迫”为宗旨,工人们带着铁锤等工具,潮水般涌向机务段,京绥铁路全线瘫痪。为了取得罢工胜利,张家口、大同等地机务工人推出代表,赴北京与京绥铁路当局交涉,提出增加工资、允许成立工会等十几项条件,铁路当局被迫接受,大罢工取得全面胜利。由此,京绥铁路建立起在中共领导下的工会组织,对外称“机务工人精业研究所”,旨在“联络感情,交换知识,提高工人社会地位,维护工人利益”。“机务工人精业研究所”总部设在张家口,大同设立了分支机构。

1922年7月,在中共早期党员何孟雄等人的领导下,改组了京绥铁路工会组织,成立了没有司员参加的京绥铁路“车务工人同人会”,何孟雄任秘书长,总会设在张家口,大同设立分会,张树珊为大同分会会长。当时门口还挂着大同铁路“机务工人精业研究所”的牌子,大院里挂着“劳工神圣”的标语。同年8月10日,京绥铁路工人在中共党组织与铁路工会的领导下,掀起了更大规模的反对“亡路合同”(京绥铁路当局与美国签订的车价展期合同)斗争。8月12日,京绥铁路车务工人同人会组织全路各部门代表,到京向铁路当局递交了抗议书,坚决要求取消“亡路合同”,当局被迫向美国方面交涉,修订“展期合同”。这次斗争是大同铁路工人在中共党组织的领导下,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压迫的完全胜利。

1922年10月26日,张树珊在方家大院召开会议,传达中共北方区委的罢工指示。次日,由中共北方区委领导,何孟雄、张昆弟、邓中夏等中共党员通过车务工人同人会发动的京绥铁路车务工人大罢工,这次罢工发布了罢工宣言和告各界同胞书,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政治口号和提高工人工资等11项条件,再次致使京绥铁路瘫痪,罢工再次取得胜利。与此同时,张树珊等2人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党在大同地区发展的第一批中共党员,隶属中共张家口党小组领导。

1923年,大同铁路车务工人同人会组织工人三四百人,在大同北关及火车站一带,举行示威游行,通电声援京汉铁路工人二七大罢工,并募捐慰问避难工友,后来秘密组织工人俱乐部,举办工人夜校,开展读书活动,总结教训,揭露和声讨北洋军阀的罪行。同年夏天,工会负责人又在方家大院策划了“赶走路霸董伯川”的斗争。1925年8月,由杨凤楼任书记的中共大同铁路工人支部在这里成立,时有党员7名,隶属中共张家口特别支部领导,特支书记为王振翼。

1926年3月,阎锡山镇压工人运动,中共大同铁路工人支部书记杨凤楼被捕,中共大同铁路工人支部受到破坏。之后,中共大同党组织活动进入低潮,大同铁路工会及中共大同铁路工人支部办公地点搬离府安巷方家大院,但革命斗争从未停息。

走进北辰花园小区,平城区北关街道站东社区副主任冯向明指着22号楼西侧对山西晚报记者说:“这儿以前就是方家大院,中共大同铁路工人支部在这里诞生,红色基因自此薪火相传。”

大同市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贾保权介绍:“大同市的共产党组织其实发展比较早,在京绥铁路大罢工的时候,铁路工人就参加了早期的准备工作。虽然铁路工人支部在1926年受到破坏,党组织活动进入低潮,但是斗争没有停止。”“九一八事变”后,随着抗日救亡运动的发展,广灵的雁北第一个农村党小组、中共雁北工委、中共大同县工委、中共大同党支部、中共浑源县党支部等组织相继成立,大同地区的党组织迎来了发展壮大的新阶段,为党领导大同地区革命做了准备工作。

走进大同市博物馆红色记忆分馆

“大同是一座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城市,她的命运与中华民族的命运是紧紧相连的……”4月23日,山西晚报记者走进位于大同市古城内的大同市博物馆红色记忆分馆,讲解员王茗萱正在为参观的游客讲解大同的近代历史,大家的思绪被拉回到上世纪20年代:“共产党在成立初期,十分重视大同地区学生、工人运动和党团组织发展,在中国劳动组合会书记部党员何孟雄等人的努力下,大同地区有了第一批中共党员,同时相继诞生了第一个党支部和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支部。从此大同地区的革命斗争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年华诞。从年初开始,大同市博物馆红色记忆分馆就迎来了大量的参观者,大家重温红色记忆,了解学习党的发展历史。在红色记忆馆展览中,第一部分“曙光初照”记录了大同地区共产党的建立,党组织的发展与早期革命,展示了何孟雄、张树珊、杨凤楼等共产党员为革命战斗的光辉业绩。如今,他们曾经奋战过的地方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站在“两个一百年”的交汇点上,在党的领导下,大同也正以蓬勃奋进的姿态向前发展。

在馆内的留言册上,山西晚报记者看到不少游客写下了对祖国、对党的祝福。“作为一名90后,我对那段历史原本不是很了解,但是多次地讲解加深了我的认识。”王茗萱说,“我们接待的最小的参观者是幼儿园小朋友,爱国主义教育应该从小抓起。我希望通过讲解的方式,把红色文化和革命历史传播出去,传承红色基因,讲好红色故事。”

初心不改志不渝,百年风华正青春。从1914年京绥铁路通车,大同第一批产业工人登上历史舞台,无产阶级政党的阶级基础逐步发展壮大,到1921年秋天,中共早期党员何孟雄来大同创办夜校、组织工会,1922年发展第一批党员,1925年大同地区第一个党组织诞生,中国共产党领导大同人民在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征途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看今日大同,全市人民在党的正确领导下,谋发展、促转型,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取得了前所未有的伟大成就。百姓安康、社会和谐,一幅高质量发展的壮美画卷徐徐展开,美丽富裕幸福大同的美好愿景正在变为现实。

山西晚报记者 刘俊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