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学习课堂 > 2023年2月 > 理论文章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发挥高校在科技创新中的独特优势
编辑:邢瑞华  2023-02-14 09:12:58  来源:山西日报

核心阅读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高校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把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培养人才第一资源、增强创新第一动力结合起来,有效支撑我国教育、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新征程上,高校要充分发挥在科技创新中的独特优势,努力培养一批心怀“国之大者”的科创人才,努力做到科技创新成果与国家、区域发展需要相结合,肩负起时代赋予高校的职责使命。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这一重要论述,深刻体现了我们党对科技推动生产力发展的规律性认识,为新征程上推进科技创新、实现创新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要充分发挥高校在科技创新中的独特优势,充分释放教育事业发展生机活力,努力培养一批心怀“国之大者”的科技创新人才,努力做到科技创新成果与国家、区域发展需要相结合,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更多科技人才。

促进形成科学技术统一体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关键核心技术创新攻关,要围绕破解“卡脖子”难题,将科技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

科技是“科学和技术”的简称,科学、技术是密切联系的两个概念。科学回答“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往往以抽象的理论形式呈现;技术回答“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往往以具体的实践形式呈现。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科学和技术的联系日益明显,主要表现在科学的技术化、技术的科学化和科学技术的一体化三个方面。科学的技术化是指科学研究活动中包含着大量的技术研究,技术研究和应用研究已成为科学研究的辅助部分,技术成为科学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要素;技术的科学化是指技术上升为技术科学,通过相应基础科学的指导,形成系统的技术知识体系,反过来完善和提高已有的技术;科学技术的一体化,讲的是科学与技术互为前提,互相推动,促进了科学技术统一体的形成。

科学对技术生产具有主导和超前作用

科学技术并不是在任何时代、任何条件下都是第一生产力,只有在科学对技术生产具有主导和超前作用的前提下才成为第一生产力。

现代生产力系统的各要素之中,无一不渗透着科学因素。人类社会早期,科学技术生产浑然一体;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科学作为一种脑力劳动,日益从物质生产中分离出来,此时的科学并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还落后于生产和技术,基本方式为“生产—技术—科学”;近代,电磁感应科学原理运用于技术和生产以后,科学才显露出对物质生产的主导和超前作用,但没有明显形成,当然也谈不上占主导地位;20世纪40年代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和70年代耗散结构论、协同论、突变论迅速确立,以这些理论为先导的新技术革命条件下,计算机研制成功并运用,材料、能源、空间、海洋等科学与相互间的交叉学科、横断学科、边缘学科蓬勃发展,从根本上逆转之前的“生产—技术—科学”方式为“科学—技术—生产”方式。

发挥高校教育、科技和人才重要结合点的作用

高校是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也是教育、科技和人才三大功能齐备的科教兴国战略实施的重要承载体。实现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到2035年“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的目标,必须继续加强和重视高校科技力量建设。

高校是培养具有家国情怀科技创新人才的摇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才培养一定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而育人是本。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高校首要之义就是培养国家利益、人民利益至上,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优秀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人才保障。唯有将家国情怀放在首位,方能担当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高校要以铸魂育人为核心,着力在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上下功夫,培养出党和国家需要、对社会有用的人。

高校是培养具有原始科技创新人才的制高点。建设一流高校、一流学科,要立足当前、面向未来,以科研的原创性提供未来发展的动力。基础研究是科学体系的源头,是夯实一流大学建设的根基。全面加强基础研究、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改革科研管理和评价机制,布局重要科研方向。

高校是培养擅于解决关键核心技术创新人才的平台。高校应高度重视跨领域、跨学科的交叉研究,形成关键领域先发优势,形成若干从基础研究到技术应用贯通式研究的大团队,组建大平台,承担大项目,产出大成果,更好地承担攻关核心技术、解决“卡脖子”问题的重大使命。高校有深度、有难度、有挑战度的“金课”建设逐步深入,面向未来的“新工科”不断升温,“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逐步实施。高校要以继承与创新、交叉与融合、协同与共享为主要途径,积极探索培养多元化、创新型人才的教育新模式,进一步发挥高校在科技创新中的独特优势。(作者:山西中医药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院长、教授 吉广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