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学习课堂 > 2023年2月 > 党史知识
晋豫边革命根据地的历史意义及其基本经验
编辑:邢瑞华  2023-02-02 09:08:18  来源:晋城党史网

晋豫区革命根据地自1938年3月创建到1943年4月与太岳区合并历时5年。她控制的面积不大,存在的时间不长,但是在5年间牵制了日军多次图谋越过中条山,西进关中和南下中原的狂妄计划,起到了保卫太岳、太行乃至华北各抗日根据地的重要作用;其间战胜了各种自然灾害和日军疯狂扫荡带来的严重困难,巩固和建设了根据地,在中华民族解放斗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依托险要地理形势 阻止日军西进南下   

晋豫边地区地处山西、河南、陕西三省要冲,太岳、太行、中条三座大山在此交汇。中条山纵横700余里,天险黄河依山而下,表里山河地形险要,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上古时期夏、商、周均在中条山建立都城,春秋战国时期列国争雄,中条山是必夺之地;秦统一天下,取河东而驱兵从中条山直出高平;三国时候,魏武帝曹操征高平激战于获泽。安禄山领兵造反,周世宗御驾亲征,赵匡胤欲平天下,莫不与晋豫边息息相关。战争爆发以后,中条山成为中日两国军队争夺的战略要地之一。日本帝国主义提出“一个月占领山西,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首要目的是控制同蒲铁路南段,夺取中条地区,继而西进关中西北,南取中原,侵占全中国。

为了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中国共产党将华北敌后战场的一枚棋子放在中条山地区,以建立革命根据地,开辟广阔的敌后战场。1938年3月毛泽东两次电令八路军总司令彭德怀创建晋豫边敌后根据地,1941年中条山战役后毛泽东又两次电令彭德怀夺取中条山地区,中共中央北方局多次指示创造巩固的晋豫边抗日根据地。所有这些足以证明晋豫边在抗日战争中的战略地位举足轻重,证明中国共产党对晋豫边地区志在必夺。晋豫区军民依托险要的地理形势,众志成城,同仇敌忾,阻止了日军西进南下的图谋。五年间晋豫边地区广大军民创造出了一块欣欣向荣的抗日根据地。1943年晋豫区与太岳区合并以后,晋豫边地区成为太岳区西南的铜墙铁壁。解放战争时期阳城县成为太岳区指挥中枢和太岳部队的后方战略基地。晋豫边人民从人力、物力、财力上为支援全国解放战争做出了重大贡献,付出了巨大牺牲。回顾审视晋豫边区5年之间的光辉历程,其基本经验可以概括为加强党的领导、依托抗日武装、发动人民群众、建立抗日政权、坚持统一战线;证明党的建设、武装斗争、统一战线是抗日战争中共产党人克敌制胜的三大法宝。这几乎是所有敌后抗日根据地共有的经验,具体到晋豫边区还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一.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晋豫边抗战的定海神针

晋豫区存在的5年中,始终把加强党的领导,发展壮大党的队伍,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放在突出地位;中国共产党始终是开辟、巩固、壮大和建设根据地的核心领导力量和指挥中枢。

1938年晋豫边根据地开创初期,党的力量十分薄弱,全区只有700余名党员,远远不能适应开辟根据地的需要,中共晋豫特委(地委)根据党中央的指示,在全区大力发展党员。到1939年,全区各县全部建立了中共县委,党员发展到7000余名。1938年至1939年间,晋豫区党的各级组织团结带领广大共产党员和抗日群众、团体,粉碎了日军多次大扫荡,打退了蒋介石、阎锡山发动的反共高潮。1940年到1941年,晋豫边地区党的组织处于秘密斗争时期,在中共晋豫区党委领导下,执行党中央“长期隐蔽,积蓄力量,以待时机”的白区工作方针,进行了艰苦的地下隐蔽斗争,为重新开辟晋豫区积蓄了党的力量,准备了大批干部。经过整理恢复,截止1941年10月,中共晋豫区党委辖6个地委:第一地委,书记刘乐山,下辖候兆川、新(乡)辉汲、新(乡)辉获、林南等县委和安阳县工委。第二地委,书记米光华,下辖修(武)东、修(武)博(爱)、晋(城)陵(川)等县工委。第三地委,书记王毅之,下辖济源、孟县、阳南、沁阳等县县委和温县工委。第四地委,书记杨蔚平,下辖垣曲、翼城、曲沃、绛县等县县委。第五地委,书记柴泽民,下辖平陆、夏县、永济、闻喜、芮城等县县委和解县、虞乡等县党的组织。第六地委,书记王一飞,下辖晋城、高平、阳北、沁水等县县委。6个地委原有党员18185名,经过整理实有党员2733名。1942年初重新开辟晋豫区后,晋豫区党委进一步恢复、整理各地党的组织,积极慎重发展党员,把在对敌斗争和群众运动中涌现出来的积极分子及时吸收入党。1942年底,据阳南、阳北、沁(水)南、翼城、垣曲、绛县、王屋、孟县、曲沃等县不完全的统计,即有党员1369名,党的支部达到139个。1943年初,党的力量进一步发展,仅阳南、阳北两县即有党员1553人,党的支部发展到36个。同时经过全党整风运动,加强了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纯洁了党的组织,提高了党战斗力,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各项工作中发挥了核心领导力量和战斗堡垒作用。由于有区党委和各县委的正确领导,晋豫区军民多次打退了敌军大规模扫荡,及时建立了两面政权和情报网络,使晋豫区日后成为太岳区坚强有力的组成部分。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创建晋豫边根据地和坚持晋豫边地区抗战的定海神针。

二、建立抗日武装,开展游击战争,是晋豫边抗战的唯一途径

毛泽东在《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中深刻指出过过:“建立根据地的基本条件,是要有一个抗日的武装部队,并使用这个部队去战胜敌人、发动群众。所以建立根据地的问题,首先就是武装部队的问题。”晋豫区在5年的斗争中依靠人民武装力量,打开了斗争局面;发动和组织了人民群众,形成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粉碎了日军的残酷扫荡;战胜了各种严重困难,开辟、巩固、保卫、扩大了根据地,开展了根据地的各项建设事业。

抗日战争爆发以后,以山西决死队第三纵队为主的武装力量和各地人民抗日武装,就在晋豫边地区开展武装斗争,打开了抗日斗争局面。1938年晋豫边根据地创建以后,很快就成立了晋豫边游击纵队、八路军晋豫边游击支队;在党领导下的各地抗日武装进一步发展壮大,密切配合八路军一二九师主力部队广泛开展游击战争,坚持抗日反顽斗争,巩固扩大了根据地。1940年以后,在晋豫边地区处于秘密隐蔽斗争的艰难时期,地下党组织千方百计发展和扩大抗日武装,抗日斗争烽火始终燃烧在晋豫边地区。1941年太岳南进支队进入中条山地区以后,成为人民群众最可依靠的武装力量。同时晋豫边地区各县的抗日县游击大队、区干队和民兵组织迅速建立起来,逐步发展壮大,与主力部队密切配合,成为人民群众抗日斗争的中流砥柱。活动在阳城县的抗日游击武装有:晋豫边游击纵队、八路军晋豫边游击支队、阳城县基干游击队、阳城县抗日工作队(樊岗工作队)、析城青年营、阳城青年抗日游击队、工合自卫队、各区抗日先锋队和抗日基干自卫队(简称青抗先和基干队)、阳南阳北抗日游击大队(独立营)、阳城县武工队等。其他各县同样大力建立人民武装,开展游击战争;日伪军大规模扫荡、蚕食根据地、实行治安强化的阴谋一次次遭到破产。证明了毛泽东“兵民是胜利之本”确实是经验之谈。

坚持晋豫边地区斗争的决死第三纵队和阳城人民耳熟能详的“唐支队”,使晋豫边地区的人民群众感到特别暖心和分外亲切。在抗日战争胜利后,先后编入人民解放军主力部队。决死队于1947年 8月改编为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八纵队第二十三旅,1948年在临汾战役结束后,中国人民解放军华北野战军第一兵团司令部根据徐向前司令员的提议,授予该旅“光荣的临汾旅”称号;此后进军大西北,挥师南下,解放成都。“唐支队”在1940年编为新一旅第二团以后,一部分于1946年编入晋冀鲁豫野战军第九纵队,另一部分于1948年2月编入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十三纵队。这两支在晋豫边地区坚持斗争、发展壮大的人民子弟兵,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做出了不朽的历史功绩。晋豫边抗战历史证明:“没有一个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

三、发动劳苦大众,开展人民战争,是晋豫边抗战的不二选择

毛泽东在抗战时期多次指出指出:“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动员了全国的老百姓,就造成了陷敌于灭顶之灾的汪洋大海”。“真正的铜墙铁壁是真心实意的拥护革命的群众。”

1938年到1939年,晋豫边地区的牺盟会组织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组织发动人民群众进行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斗争,对开辟、巩固、发展抗日敌后根据地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正因为如此,牺盟会组织及其成员在1939年“十二月事变中”遭到了国民党顽固派和阎锡山的亲信孙楚的彻底破坏和血腥大屠杀,大批共产党人和抗日干部群众牺牲在阎锡山的屠刀之下;晋沁阳地区则成为“十二月事变”中遭受损失最大、受灾最重的地区。仅阳城县就有1000多人被抓捕、绑架、毒打,其中130多人被关押,10多人被杀害,10多人失踪,70多人被捕后,投入岩山监狱,遭受非人折磨,又有30余人被暗杀。东凡村共产党员宋双城被捕后在狱中冻饿致死;临涧村农会主席、共产党员卫金瑞被活活毒打死后抛尸街头;共产党员吉新年在遭受毒打后又复遭抄家之祸,6间房子被顽固派放火烧烧光。阎锡山国民党顽固派对人民群众仇恨之大之深由此可见一斑,从反面证明国民党顽固派何等畏惧人民群众的抗日力量;处心积虑要把抗日群众、抗日组织、抗日团体置于死地而后快!

中共党组织在晋豫边地区依靠和发动人民群众,进行抗日救亡宣传,建立人民抗日武装,实行合理负担,开展减租减息,激发了人民群众参加抗日救亡运动的空前热情。到1942年底,全区共减去租粮10.5万公斤,抽回押地1.05万亩,房屋229间,地主退回土地3561亩,解决土地纠纷2131件,全区建立村农会55个,共有会员4285人。动员、发动、组织群众的过程就是为日伪顽固势力编织天罗地网的过程,人民群众一旦认识到应该主宰自己的命运,就会产生取之不尽的斗争能力,创造能力;产生用之不竭的团结精神,牺牲精神。晋豫边各县普遍成立了学生救国会、总工会(工人抗日救国会)、青年(学生)抗日救国会、农民抗日救国会、妇女抗日救国会、抗日总动员实施委员会(简称动委会)、人民武装动员委员会(简称武委会)、抗日儿童团。阳城县还建立了佛道教联合救国会、阳城县抗战军人家属救国会。阳城县涌现出夜明珠李银保、民兵英雄李土生、妇女之光上官小珍、刚烈女子刘小焕、巾帼劳模李小俊、抗日干部成世铭、抗日模范村长王源等一大批抗日英模。经王源一人动员参军的青壮年达3000人以上,他4个子女3个参军,1人牺牲。1938年至1948年的10年间,阳城人民共服战勤83万余天,岩山村263个劳力仅1946年一年就出义务战勤832天。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阳城县成千上万青壮年积极参军参战,1600余人血洒疆场。晋豫边5年间的抗日斗争再次证明:“真正的铜墙铁壁是真心实意拥护革命的群众,反革命打不破我们,我们却要打破反革命”。放手发动群众,开展人民战争是晋豫边区坚持抗战抗日的不二选择。

四、建立抗日政权,加强政权建设,是晋豫边抗战的必由之路

晋豫边地区的抗日政权建设是从改造旧政权入手,逐步建立起立抗日民主政权的。1937年到1939年晋豫边地区尚未建立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抗日民主政权,而是运用山西特殊统一战线的行式对阎锡山地方政权进行改造,使之成为人民群众拥护的抗日政权。中共党的组织通过牺盟会这一合法官办组织,在部分县建立了由共产党员或进步人士担任县长的抗日政权。运用牺盟会组织力量发动群众,对区村旧政权进行改造,罢免撤销了部分县、区、村政府中对抗日救亡运动消极怠工、抵制破坏的科长、区长、村长,任命了一批共产党员来担任,县、区、村各级政权实际上掌握在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手中。1942年晋豫边地区重新开辟以后,按照中共中央倡导的“三三”政权制原则,自上而下的建立起了共产党直接领导的、全新的抗日民众政权,彻底甩掉了阎锡山旧政权的帽子。八路军南进支队进入阳城以后,一边迅速建立阳城县抗日民众政府,一边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瓦解东府,消灭西府”,彻底消灭了蒋系阎系县政府,端掉了晋豫边地区数股不思抗日,祸害人民的土匪武装,坚决打击、剿灭、取缔各种反动会道门,为人民群众投入抗日斗争扫除了障碍。邓小平在枪杆会议和上河会议上一再强调必须尽快建立自己的政权,“有了政权才能养活军队”,为进一步地区政权建设指明了方向。

1942年4月,“晋豫联办”成立,首先在全区开展反“维持”与改造村政权的斗争,阳城县枪决了一个伪区长、9个伪村长,打垮了反动的天仙妙道、反共救国仁义社,充分显示了抗日民主政权的力量。从1942年8月到11月,全区进行了划村工作,阳南、沁水、阳北、晋城、翼城、垣曲6个县新设行政村212个,并且确定了村长,对原有的旧编村村长中抗战消极、群众反对的,随着机构变更将其撤换。1943年全区训练了大批村级干部,民主选举了村长,建立的村政委员会成为集体领导、分工负责、群众拥护的抗日民主政权。至1943年春,全区共有8个抗日民主县政府,一个抗日办事处,24个区级抗日政权,1196个村级抗日政权;根据地人口(不包括条西)由20万人增加到30余万人。为适应斗争需要,减轻人民负担,根据中共中央精兵简政的原则,晋豫联办和各县政府于1943年2月进行了减政工作,各县抗日民众政府的民政、教育两科合并为民教科,财政、粮食两科合并为财粮科、联办和各县政府分设主任办公室、县长办公室。精简了机构,提高了工作效率,减轻了人民负担。

阳城县坪泉村是阳城县抗日民主政府长期驻扎地,中共阳城县委、阳城县人民政府2008年在此建立了阳城县抗日民主政府纪念碑。抗日民主政权深深扎根于晋豫边地区人民心中,是人民群众心中一座座历史丰碑。建立抗日政权,加强政权建设是晋豫边抗战的必由之路

五、坚持统一战线,调动一切力量,是晋豫边抗战的一大法宝

晋豫边抗日根据地坚持贯彻执行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动员全民参加抗战,调动了浩浩荡荡的抗日民众。一、坚持我共产党在统一战线中独立自主地位和又团结又斗争的原则,团结各党各界一致抗日 。1939年以前,通过牺盟会这种山西特殊形式的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推动了抗日救亡运动不断向前发展,为建立根据地做了大量准备工作。1939年“十二月事变”前后,晋豫区开展了艰难曲折的反投降、反分裂、反倒退斗争;坚持“有利、有力、有节的原则和“孤立孙处,中立中央军”的政策,打击了极端反动的顽固派,团结争取了中间势力,粉碎了阎锡山的反共阴谋。此后通过国共两党化界驻防谈判,给阎锡山留下了一定的地盘,以避免其公开投靠日本,打击了蒋介石插手山西的图谋,防止山西境内大规模的内战发生。二、在广大农村,通过实行合理负担、减租减息和交租交息,调整了农村的阶级关系,争取了大多数开明地主和开明士绅,团结了各阶级、各阶层共同抗日。三、在政权建设上,用我党倡导的“三三制”抗日政权建设原则,吸收了开明地主和士绅参加各级抗日政权组织。从晋豫联办到各县、区、村政权中均有进步的地主和开明士绅参加,抗日政权成为人民群众普遍能够接受、衷心拥护的抗日民主政权。对驻扎在晋豫边区的国民党中央军,既联合其坚持抗日的一面,又与其妥协反共的一面坚决斗争。1038年国民党中央军五十三军(原东北军)驻扎阳城时,其军长万福麟提出帮助该军解决粮食问题,晋豫边区各界积极为其筹措了一定数量的粮食,万福麟十分感谢,以后与八路军友好相处,团结抗日。1042年10月千余日军从垣曲县落凹村出发,分两路向游击于云蒙山、鳌背山一带的国民党四十七军何中帆、廖屏阶两个营进攻。太岳南进支队本着团结支援友军团结抗战的原则,随即派出精锐部队赶赴阳城县横河一带,猛击日军侧背,配合何、廖所部打退了日军进攻。该部营长廖屏阶于10月12日专门致函太岳南进支队政委聂真:“此次敌犯鳌背,蒙贵部在敌侧背策应,使敌不敢再犯,敝部同仁实深感佩服”。1943年3月初,何、廖派代表到晋豫联办要求解决粮食问题,联办立即拨出小米1500公斤予以帮助,这一举动使得何、廖深为感动,表示决心与八路军团结携手,抗击日军。阳城县动员开明士绅成普安出资建立了普济高小,为抗日斗争培养人才;开明士绅王应钟经过其兄王铸九教育,执行抗日政府法令,将所有佃户请到家里,毁掉以前的契约,按照政策规定,订立了新的契约。一批开明士绅为抗战出钱出粮,操心出力。团结抗日,共赴国难成为晋豫区各阶层人民群众能够普遍接受、统一行动的最大公约数,团结在中国共产党的周围,摈弃前嫌;真诚合作,众志成城;夺取了抗战的最后胜利。

回顾总结晋豫边区斗争历史和基本经验,后人深切怀念为民族解放战争和人民自由幸福献身的晋豫边革命先烈,他们是该地区人民的无上光荣和永远的骄傲。烈士们的英名将随着晋豫边地区小康生活的实现和中华民族复兴伟业永垂不朽!晋豫边敌后根据地的历史意义和基本经验,是这一地区党组织和人民群众的宝贵财富,值得不断挖掘研究,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