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城区紧紧锚定“奋斗两个五年、跨入第一方阵”的总体目标,坚持新时代好干部标准,通过不断完善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的考核评价机制,坚持用好考核标尺,激励干部担当作为。
树立正确用人导向。树立“重实干、重实绩、重担当”的鲜明导向,以正确的用人导向引领干事创业导向,形成“选好一个人、激励一大片”的正向效应。坚持把敢不敢扛事、愿不愿做事、能不能干事作为识别干部、评判优劣的重要标准,增强考核结果的真实性、准确性。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把综合研判作为前置环节,经过综合分析形成明确的考核结果,并按照“三个区分开来”的要求对干部容错纠错。对把考核结果与选拔任用、培养教育、管理监督、激励约束、问责追责等结合起来,让政治立场坚定、有担当、有作为、做实事、出实效的干部得到褒奖和鼓励,让慢作为、不作为、乱作为的干部受到警醒和惩戒,切实发挥考核“指挥棒”“助推器”作用。坚持专业岗位选专业干部,专业干部干专业的事,对于班子不团结、不精通业务、不熟悉工作、长期打不开工作局面、干部群众意见较大、不担当不作为乱作为、关键时刻经不起考验的干部,加大调整力度。
突出干部政治标准。坚持将政治标准贯穿干部考核的始终。坚持好干部标准,把政治标准放在第一位,作为考核的硬杠杠。一是严把政治关、品行关、能力关、作风关、廉洁关,在常态工作中看政治能力、在实地调研中访政治素质、在任前体检中测政治忠诚、在实绩考核中评政治担当,树立旗帜鲜明讲政治的良好导向。严明政治规矩,深化干部调整报批、备案制,将监督关口前移,形成选人用人好风气。二是注重人岗相适。坚持事业为上,细化选人用人的标准和岗位条件,先定规则后定人选,不搞论资排辈,多考虑“该用谁”而不是“谁该用”,确保把最合适的人选放到最合适的岗位,让最优秀的干部用当其所、各展其长。
注重考核机制创新。坚持以平时考核为基础、年度考核为重点、专项考核为补充;考核内容上充分考虑不同区域、不同部门、不同类型、不同层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特点,实行分级分类考核;考核标准上坚持以建立健全可量化、能定责、可追责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目标及岗位职责规范为基准。将干部考核与干部考察结果相结合,在个别谈话和民意调查中积极听取干部“八小时外”朋友圈意见,避免为评价而评价、为考核而考核,既了解考核对象的现实表现,又了解其全部历史和全部工作中的表现,做到全面历史地了解干部,实现考核范围工作圈、生活圈、社交圈全覆盖。
立足全面客观画像。坚持全方位、全面客观公正地考核党政领导干部德、能、勤、绩、廉综合素质,切实避免“带病提拔”,以及单方面能力突出,总体素质偏差的干部的错误考核提拔。综合运用平时考核、年度考核、专项考核等方式,全面掌握干部平时工作情况,掌握干部的成长动态,通过横向比较、纵向分析,考察出干部的一贯表现、重大事件和关键时刻表现等,避免“临阵磨枪”“急拿现用”现象,最大限度调动领导干部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树立起有为才有位的鲜明导向。细化考核的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考核,对不同的对象合理设置可衡量、能定责的考核标准;改进考核方法,不拘泥于单一考核形式,多方面、多层次、多渠道了解干部,以事察人,知事识人,为干部精准“画像”。